創(chuàng)意共和設計公司
全國設計咨詢熱線188-0428-1888于總監(jiān)
核心服務:品牌戰(zhàn)略規(guī)劃、LOGO/VI系統(tǒng)設計、包裝創(chuàng)新設計
對新手設計師或需要自做 LOGO 的小微企業(yè)主來說,LOGO 設計常是 “不知從哪下手” 的難題 —— 要么卡在創(chuàng)意構思環(huán)節(jié),要么做完后發(fā)現不符合應用場景,甚至存在版權風險。其實,LOGO 設計有一套可落地的標準化流程,從需求溝通到最終交付,每一步都有明確目標與方法,按流程推進能大幅降低出錯概率。
下面拆解 LOGO 設計從 0 到 1 的 6 大核心步驟,涵蓋需求梳理、創(chuàng)意構思、草圖繪制、軟件落地、應用測試、交付規(guī)范,每個步驟搭配實用技巧與避坑要點,幫零基礎者快速入門,也讓資深設計師優(yōu)化工作流程。
一、第一步:需求梳理 —— 搞懂 “為誰設計、設計什么”
很多人拿到需求就直接畫圖形,結果反復修改卻達不到客戶預期,核心是跳過了需求梳理環(huán)節(jié)。這一步的目標是明確品牌核心信息,為后續(xù)設計定方向。
1. 明確品牌基礎信息
先收集 3 類關鍵信息:品牌名稱(中英文全稱、簡稱)、所屬行業(yè)(如餐飲、科技、教育)、核心業(yè)務(如賣產品、做服務、搞培訓)。比如品牌是 “XX 親子繪本館”,行業(yè)是教育,核心業(yè)務是 “0-6 歲兒童繪本借閱 + 親子閱讀指導”,這些信息會直接影響設計風格 —— 需偏向溫馨、童趣,而非冷硬的科技風。
創(chuàng)意共和認為,需求溝通時要主動追問細節(jié),比如 “品牌有沒有特別想突出的關鍵詞?”“有沒有不喜歡的顏色或元素?”,避免后期因信息缺失導致方向偏差。曾遇到客戶說 “做一個科技感 LOGO”,追問后才知道是 “面向老年人的智能健康設備”,最終設計時在科技感中加入了柔和線條,既符合行業(yè)屬性,又貼合目標人群偏好。
2. 分析目標受眾與調性
不同受眾對 LOGO 的接受度不同:面向 Z 世代的潮牌,可用大膽的色彩與不規(guī)則圖形;面向中老年人的健康品牌,需用穩(wěn)重的色彩與簡潔圖形。同時要確定品牌調性,常見調性有極簡、復古、可愛、專業(yè)、高端等,可讓客戶從 “調性詞列表” 中選 3 個最貼合的,避免 “感覺不對” 的模糊反饋。
比如某高端珠寶品牌,目標受眾是 30-45 歲高收入女性,調性是 “優(yōu)雅、精致、稀缺”,設計時就會優(yōu)先用貴金屬色(金、銀)、簡約線條,避免過于卡通或復雜的元素。
3. 研究競品 LOGO 風格
查看同行業(yè) 3-5 個競品的 LOGO,分析它們的共性與差異:比如同類科技品牌常用藍白配色,那自家品牌可在藍白基礎上加入獨特圖形,既符合行業(yè)認知,又避免與競品雷同。但要注意,研究競品是為了 “差異化”,而非抄襲 —— 比如競品都用圓形,自家可嘗試方形或不規(guī)則圖形,形成視覺記憶點。
二、第二步:創(chuàng)意構思 —— 從 “關鍵詞” 到 “視覺元素”
需求梳理清楚后,開始將文字信息轉化為視覺元素,這一步是 LOGO 設計的核心,需要結合邏輯與創(chuàng)意。
1. 提煉關鍵詞,聯想視覺符號
從品牌信息中提煉 3-5 個核心關鍵詞,再為每個關鍵詞聯想對應的視覺符號。比如品牌是 “XX 戶外露營裝備”,關鍵詞是 “自然、探險、耐用”,對應的視覺符號可是 “山脈、帳篷、指南針”。
可畫 “關鍵詞 - 符號” 思維導圖,比如 “自然” 可聯想:樹葉、云朵、太陽、溪流;“探險” 可聯想:地圖、背包、登山杖。然后從這些符號中篩選 —— 優(yōu)先選 “易識別、有記憶點、貼合行業(yè)” 的,比如 “帳篷” 比 “溪流” 更能直接關聯露營。
2. 確定設計方向:文字標、圖形標、組合標
根據品牌情況選 3 類常見形式:
文字標:適合品牌名稱有辨識度的情況,如 “小米”“耐克”,僅用定制字體做 LOGO,簡潔易記,適合小品牌快速建立認知。
圖形標:適合有獨特圖形符號的品牌,如 “蘋果”“星巴克”,圖形能傳遞品牌個性,但對圖形創(chuàng)意要求高,需確保易識別。
組合標:文字 + 圖形組合,是最常用的形式,如 “麥當勞”“肯德基”,既保留文字識別性,又用圖形強化記憶,適合大部分品牌,尤其是新手。
創(chuàng)意共和覺得,零基礎者或中小品牌,優(yōu)先選組合標 —— 文字確保識別,圖形增加記憶點,降低設計難度與應用風險。曾為某社區(qū)便利店設計 LOGO,用 “店鋪簡稱 + 簡化購物籃圖形” 組合,既讓居民快速認出品牌,又貼合 “便利購物” 的業(yè)務屬性。
3. 確定色彩方向
結合行業(yè)屬性與品牌調性選色彩,遵循 “2-3 種顏色” 原則,避免色彩過多雜亂。常見行業(yè)色彩參考:
餐飲:暖橙、紅色(傳遞食欲)、綠色(傳遞健康);
科技:藍色、紫色(傳遞專業(yè)、前沿);
教育:藍色(傳遞專業(yè))、黃色(傳遞活力);
母嬰:淺粉、淺黃、淺藍(傳遞溫馨、安全)。
若不確定色彩,可先確定 1 個主色,再搭配 1 個輔助色(如主色藍 + 輔助色白),或主色 + 中性色(黑、白、灰),確保色彩協(xié)調。
三、第三步:草圖繪制 —— 快速試錯,篩選最優(yōu)方案
創(chuàng)意構思后,不要直接用軟件畫,先在紙上快速畫草圖,這一步能低成本試錯,避免后期軟件操作時浪費時間。
1. 快速畫 “發(fā)散草圖”
不糾結細節(jié),用 10-15 分鐘畫 5-8 個不同方向的草圖,每個草圖只畫核心元素 —— 比如組合標,就畫 “文字 + 圖形” 的大致位置與形態(tài),不用畫細節(jié)紋理或色彩。比如 “XX 寵物用品店”,可畫 “文字 + 骨頭圖形”“文字 + 貓爪圖形”“文字 + 寵物輪廓” 等不同組合。
這一步的關鍵是 “多嘗試”,哪怕是看似 “奇怪” 的想法,也先畫下來,避免錯過好創(chuàng)意。創(chuàng)意共和的設計師在草圖階段,常畫 10 個以上方案,再從中篩選 3-4 個有潛力的深入。
2. 篩選 “可行草圖”,優(yōu)化細節(jié)
從發(fā)散草圖中選 3 個符合需求的方案,優(yōu)化細節(jié):調整文字與圖形的比例、位置(如圖形在文字左 / 上 / 右)、圖形的線條流暢度。比如某奶茶店 LOGO,初步草圖是 “文字 + 圓形杯子”,優(yōu)化后將杯子圖形調整為 “帶吸管的異形杯”,更有記憶點;文字與圖形的間距縮小,視覺更緊湊。
同時要考慮 “識別性”:把草圖縮小到 2 厘米(約名片大?。羧阅芸辞搴诵脑?,說明方案可行;若模糊不清,需進一步簡化。
3. 確定最終草圖,標注關鍵信息
從優(yōu)化后的草圖中選 1 個最優(yōu)方案,標注關鍵信息:主色、輔助色(用顏色筆標注)、字體類型(如無襯線字體、手寫字體),為后續(xù)軟件落地做準備。
四、第四步:軟件落地 —— 把草圖變成專業(yè)矢量圖
草圖確定后,用矢量軟件(如 AI、CDR、Affinity Designer)繪制,確保 LOGO 放大不失真,這一步要注意細節(jié)處理與格式規(guī)范。
1. 繪制基礎圖形與文字
圖形:用 “形狀工具”“鋼筆工具” 還原草圖,盡量用幾何圖形組合(如圓形、方形、三角形),避免手繪線條的不規(guī)則性;若有曲線,確保線條流暢,節(jié)點數量適中(節(jié)點太多會導致圖形卡頓)。
文字:選符合調性的字體,調整字間距、行間距(若有中英文,注意中英文搭配協(xié)調);若想獨特,可對字體做輕微變形(如調整某一筆的粗細、角度),但變形不能過度,避免影響識別。
創(chuàng)意共和強調,字體要優(yōu)先用免費可商用字體(如思源黑體、站酷快樂體),或購買商業(yè)字體授權,避免版權風險;若定制字體,需確保筆畫連貫,識別性不受影響。
2. 上色與細節(jié)優(yōu)化
按草圖標注的色彩上色,用 “拾色器” 精準輸入色值(如 CMYK、RGB),方便后續(xù)應用時色彩統(tǒng)一。上色后檢查 2 個細節(jié):
色彩對比:文字與背景色的對比是否足夠(如白色文字在淺色背景上是否清晰);
圖形與文字的協(xié)調性:色彩是否搭配,比例是否均衡,避免某一部分過于突兀。
比如某教育品牌 LOGO,主色是藍色,文字用白色,在藍色圖形背景上對比清晰;圖形與文字寬度一致,視覺上更協(xié)調。
3. 導出矢量格式,確保兼容性
完成設計后,導出 3 類核心格式:
AI/EPS:源文件,方便后續(xù)修改(如調整顏色、尺寸);
SVG:適合數字場景(如官網、APP 圖標),可無限放大不失真;
PNG(透明背景):適合日常展示(如社交媒體頭像、文檔插入),建議導出 3 種尺寸:200x200px、500x500px、1000x1000px,滿足不同場景需求。
五、第五步:應用測試 —— 確保 LOGO 在不同場景能用
設計完成后,不要直接交付,先模擬實際應用場景測試,避免出現 “設計好看,用不了” 的問題。
1. 小尺寸測試
將 LOGO 縮小到 20x20px(如 APP 圖標)、50x50px(如小程序頭像),查看是否清晰:文字是否能辨認,圖形核心元素是否可見。若模糊,需簡化細節(jié) —— 比如刪除圖形中的小紋理,或加粗文字筆畫。
2. 不同背景測試
將 LOGO 放在 3 種常見背景上測試:白色背景(如名片、海報)、深色背景(如官網 banner、黑色包裝)、品牌主色背景(如品牌手冊封面),檢查色彩是否協(xié)調、是否清晰可見。比如白色 LOGO 在深色背景上要確保不模糊,深色 LOGO 在淺色背景上要避免對比度不足。
3. 實物應用模擬
若品牌有明確應用場景(如包裝、門店招牌、員工工牌),可簡單排版模擬:比如將 LOGO 放在包裝展開圖上,看位置是否合適;放在門店招牌效果圖上,看尺寸是否協(xié)調。創(chuàng)意共和在交付前,常會為客戶做 3-5 個核心應用場景的模擬圖,讓客戶直觀了解 LOGO 的實際效果。
六、第六步:規(guī)范交付 —— 給客戶 “能用、好用” 的文件包
測試沒問題后,整理文件包交付給客戶,文件要分類清晰、附帶使用說明,避免客戶拿到文件后 “不會用”。
1. 按 “用途” 分類文件
創(chuàng)建文件夾,按 “源文件”“常用格式”“應用規(guī)范” 分類:
源文件文件夾:放 AI/EPS/SVG 格式文件,命名為 “品牌名 - LOGO - 源文件”;
常用格式文件夾:放不同尺寸的 PNG(透明背景)、JPG 文件,命名為 “品牌名 - LOGO-PNG-200px”“品牌名 - LOGO-JPG-1000px”;
應用規(guī)范文件夾:放 “LOGO 使用規(guī)范文檔”,說明 LOGO 的最小使用尺寸、禁止使用的情況(如禁止拉伸、禁止改色)、色彩值(CMYK/RGB/Pantone 色號)。
2. 寫 “使用說明”
簡單寫 1 頁說明,包含:各文件格式的用途(如 “SVG 格式適合用于官網”)、如何打開源文件(如 “用 Adobe Illustrator 打開 AI 文件”)、遇到問題的解決方式(如 “尺寸不夠可聯系設計師調整”),尤其對零基礎客戶,這一步能大幅提升體驗。
3. 附加 “應用建議”
根據品牌情況,給 2-3 個實用的應用建議,比如 “LOGO 放在包裝左上角,距離邊緣 1 厘米”“門店招牌用品牌主色背景,LOGO 尺寸不小于 1 米”,幫助客戶更好地使用 LOGO。
七、總結:LOGO 設計的核心 ——“邏輯先行,創(chuàng)意落地”
很多人覺得 LOGO 設計是 “靠靈感”,其實更靠 “流程”—— 從需求梳理到規(guī)范交付,每一步都有邏輯支撐,靈感則融入在創(chuàng)意構思與細節(jié)優(yōu)化中。對零基礎者來說,按流程推進能避開 “瞎畫、亂改” 的坑;對設計師來說,標準化流程能提升效率、減少返工。
創(chuàng)意共和認為,好的 LOGO 不僅要 “好看”,更要 “好用、有記憶點”—— 好看是視覺層面,好用是能適配各種場景,有記憶點是能讓用戶快速記住。無論是自做 LOGO 的小微企業(yè)主,還是專業(yè)設計師,都要圍繞這三個核心,才能做出真正有價值的 LOGO。
希望這套從 0 到 1 的流程,能幫你避開常見誤區(qū),高效完成 LOGO 設計,讓 LOGO 真正成為品牌的 “視覺名片”。
創(chuàng)意共和設計公司 | GTA 品牌服務聯盟核心成員
為客戶創(chuàng)建獨一無二的品牌形象,助力品牌成長為品類的代表
業(yè)務涵蓋:商標命名、商標 LOGO 設計、商標注冊、VI 設計、品牌升級設計、UI 設計、包裝設計、廣告設計及年度平面設計服務等
創(chuàng)意共和設計團隊 1 對 1 定制服務,全國設計咨詢熱線:188-0428-1888 于總監(jiān)
上一篇:大連知名包裝設計公司推薦創(chuàng)意共和,用策略思維設計包裝
下一篇:品牌VI設計落地全流程:從基礎規(guī)范到物料應用,新手必看